比喻才能难分高低、不相上下。《金史·文艺传下·赵沨》:“沨之正书体兼颜苏,行书备诸家体,其超放又似杨凝式,当处苏黄伯仲间。
” 参见:○伯仲。
即“伯仲之间”。见“伯仲之间”条。
此处所列为“伯仲之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有一篇相当著名的文章〈典论论文〉,阐述读书人为文应有的态度。他认为一般文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的作品。所以他在文章一开头,就说自古文人相轻,并以汉代的傅毅和班固为例。东汉章帝时,班固和傅毅同为兰台史令,一起负责书籍的典校工作。曹丕认为这两人的文才不相上下,但班固看不起傅毅,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毅因为会写文章而得到这个职务,但他一下笔就没完没了,不知节制。”文人常会这样以自己的长处来攻击别人的缺点,事实上没有人是通才,能掌握各种文体,所以每个人各有各的特色,应该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才对。曹丕在文中以称兄弟排行的“伯仲”,来表示班固与傅毅的文才相当,有如兄弟一般,差距不大。后来“伯仲之间”被用来形容人才能相当,不相上下。
01.宋・陆游〈书愤〉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