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jian 查看: 24
即“少见多怪”。见“少见多怪”条。
此处所列为“少见多怪”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少见多怪”一语原是讥人因见识狭隘,故而对佛的超凡相貌有所怀疑,以为是过于夸大的传言。据汉・牟融《理惑论》载,有人问道:“你说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种显著特征、八十种细微特征,这与一般人差太多了,应该不太可能吧!”牟子回答:“俗话说得好:少所见,多所怪,看到骆驼的驼峰以为是肿起的马背。像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不都与平常人有极大差异?所以这些异相是确实存在的,你不能因为自己没看过就怀疑佛的不凡相貌啊!”牟子以为,若有人因为没见过异人与佛的超凡相貌,便肤浅地以为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人与“睹馲(luò)驼言马肿背”者同样可笑。后来“少见多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讥讽人见识不广,遇平常之事亦以为惊怪,如清代小说《孽海花》第一一回:“剑云的论《公羊》,正当的很,也要闻而却走,真是少见多怪了!”便是这个意思。
01.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