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lang 查看: 11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
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出处:宋・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正音:“堪”,读作“kān”,不能读作“shèn”。
辨形:“堪”,不能写作“勘”。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骗杀西凉刺史马腾,马腾的儿子马超率军为父报仇,被曹操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马超与韩遂。马超杀死凉州刺史韦康自立为“征西将军”,韦康的部下联合曹操进攻马超,让马超腹背受敌,十分狼狈,只好投奔刘备。
比喻处境窘迫,进退两难。※语或本《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马超》。后亦用“狼狈不堪”来比喻身心疲惫困顿。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杨阜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超果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
[1]超:马超(公元176—222),三国蜀右扶风茂陵人,字孟起,马腾之子。东汉末随其父起兵。献帝建安十六年攻曹操,兵败,还据凉州,后为杨阜所逐。时刘备攻益州,马超请降。后累迁蜀汉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为斄乡侯。卒谥威。
[2]张鲁:东汉末沛国丰人,生卒年不详。字公祺,张道陵孙。献帝初平二年据汉中,以五斗道招聚群众,自号“师君”。汉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往附民众甚多。建安二十年,曹操出兵征伐,张鲁出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卒谥原。
“狼狈”相传是两种外形很相似的动物。根据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记载,狈的前脚非常的短,因此一定要骑在两只狼上才能行走,没有了狼,狈就无法行动。所以后人常将处境困顿窘迫的情况称为“狼狈”。《三国志》一书叙述到,马超率兵进攻陇上各郡县时,获得回响而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并接收其部众,后来更自称征西将军。韦康的旧部属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人不服马超,便合谋夺回政权。杨阜和姜叙先起兵于卤城,马超率部队前往攻打,久攻不下;梁宽、赵衢则趁马超出兵之后,紧闭冀城大门,以致于马超不得入城。一时之间,马超进退不得,处境十分窘迫,只好前往汉中,投靠张鲁。“狼狈不堪”即可能从此处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处境窘迫,进退两难。或比喻身心疲惫困顿。
01.宋・朱熹〈与政府劄子〉:“近于三月六日视事之际,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仆,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02.《好逑传》第一回:“这韩愿情急,追赶拦截,又被他打得狼狈不堪。”
03.《济公传》第一七回:“道济,你这个乱子惹得可不小!你把那秦相爷的管家大人打得这样狼狈不堪,这还了得吗?”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那提调狼狈不堪,到了岸上,见了钦差,回完了公事话,正要诉苦,才提到了『海航管带』四个字,被钦差拍著桌子,狗血喷头的一顿大骂。”
㈠
语义比喻处境窘迫,进退两难。
类别用在“陷入困境”的表述上。
①没想到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洋相,使他感到狼狈不堪。
②他狼狈不堪地摔在地上,想挣扎的站起来,脚却不听使唤。
③我们准备将对方的补给线切断,让他们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
㈡
语义比喻身心疲惫困顿。
类别用在“劳困疲惫”的表述上。
①一场大雨淋得他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②那年我生意失败,加上妻离子散,生活极为狼狈不堪。
③陷在这迷宫似的山林中,大家又饿又累,真是狼狈不堪。
④本想这几件烦人的事会将她弄得狼狈不堪,哪知她越是困境越打起精神。
be in great distress
狼狽きわまり
быть в крáйне затруднительном положен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