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ling 查看: 8
另:另外。
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羹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做事。
例子:第二师范解散,要另起炉灶重新招生,重新招聘教职员。(梁斌《红旗谱》五十)
正音:“灶”,读作“zào”,不能读作“dù”;“另”,读作“lìng”,不能读作“líng”。
辨形:“起”,不能写作“砌”。
辨析:见“重整旗鼓”。
歇后语: 打铁的分伙 —— 另起炉灶
谜语: 食堂搬家 (谜底: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典源作“起炉作灶(灶)”。指建立炉子和灶子,也就是建立家业的意思。比喻创立见解。※语或出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三五・语录下》。后转用“另起炉灶”比喻另立门户。亦用来比喻舍弃旧事物,重新来过。△“重整旗鼓”
见理未明,宁是放过去,不要起炉作灶(灶)。
炉灶指炉子和灶,都是家庭中必备的炊具。如果要成立一个家庭,基本上都需要建立炉灶,所以“起炉作灶”,就可指建立家业,也可引申为创立见解。如果分家另立门户,可称为“另起炉灶”,也可引申为抛弃旧说,另创新见解。在文献上,使用“起炉作灶”较早的如宋代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三五・语录下》,就有“见理未明,宁是放过去,不要起炉作灶(灶)”的说法,意思是说看到道理弄不清楚的,宁可放过不理,也不要自以为是,自创解说。至于“另起炉灶”的用法,如《歧路灯》第一○八回:“姑太太道:『衙门甚为便宜,何必迁移?』抚台道:『非是我好另起炉灶,只为那边侄子亲迎,有许多不便处。』”说的是抚台大人因为不便在衙门为晚辈办喜事,所以另外租了个大宅院为公馆,所以称“另起炉灶”。在《镜花缘》第一四回提到无肠国有些富家收集排泄物反复供下人食用,一直到实在无法下咽了,才重新换过,所以也用了“另起炉灶”。这句成语今多用来指另立门户,或舍弃旧事物,重新来过。
01.清・杨潮观《吟风阁杂剧・汲长孺矫诏发仓》:“我呵,怎做得好好先生!几番要另起炉灶,与此官永断葛藤,图得个金蝉脱壳,别寻个白虎腾身,且喜昨日得了个任满升迁的喜信,这也是我傥来富贵,说不尽那过去光阴。”
02.《歧路灯》第一○八回:“姑太太道:『衙门甚为便宜,何必更为迁移?』抚台道:『非是我好另起炉灶,只为那边侄子亲迎,有许多不便处。』”
03.《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但明伦・评:“文情既不寂寞,至后而亦不至另起炉灶,且不嫌鹘突也。”
04.《镜花缘》第一四回:“他以腐臭之物,如教仆婢尽量饱餐,倒也罢了;不但忍饥不能吃饱,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㈠
语义比喻另立门户。
类别用在“别立门户”的表述上。
①儿子长大后,各自离家另起炉灶。
②他离开老东家后,另起炉灶,也开了一家店。
③原先他在一家馆子当厨师,如今另起炉灶,开了一间更具规模的餐厅。
㈡
语义比喻舍弃旧事物,重新来过
类别用在“弃旧立新”的表述上。
①好不容易大家都有了共识,他不应另起炉灶地又提新意见。
②假使这些办法都行不通,何不另起炉灶,再想想别的办法?
③这个题目太多人谈过,我得另起炉灶,找些新鲜的题材来说。
④既然我们的意见都未能获得上级的重视,我同意大伙儿另起炉灶,再提构想。
start all over again
別に新しくやる,親規(しんき)まき直(なお)しする
reprendre une affaire sur de nouvelles bases
mit etwas nochmals von vorne anfangen
начинать всё сначал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