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tong 查看: 9
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正音:“同”,读作“tóng”,不能读作“tòng”。
辨形:“合”,不能写作“河”。
辨析:见“随波逐流”。
歇后语: 1. 马桶倒进臭水沟 —— 同流合污
2. 阳沟并进阴沟里 —— 同流合污
谜语: 1. 亏 (谜底:同流合污)
2. 下水道的脏水 (谜底:同流合污)
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随世俗浮沉。语本《孟子・尽心下》。后多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自以为是”、“随波逐流”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 非之 也, 之无刺也。 ,合乎污世, 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 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1]无举:没有可举发之事。
[2]刺:挑剔。
[3]同乎流俗:志同于世俗的人。
[4]居:处世。
[5]尧舜: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二人均为古代的圣君。
“同流合污”原是指随世浮沉,依从环境潮流行事之意。《孟子・尽心下》中记载,孟子教万章孔子的思想,说孔子非常讨厌“乡原”,“原”又作“愿”,“乡愿”就是外貌忠厚老实,善于讨人欢喜之人。万章不懂,就问孟子说:“如果一乡的人都认为他是好人,他也都做好事,为什么孔子认为他是德之贼呢?”孟子回答:“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意思即是乡愿并非没有缺点的好人,而是他们善于伪装,讨好众人。看似老实忠厚,其实并非如此,因此为“德之贼”。其中“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两句就是指乡愿懂得顺从环境潮流,迎合众人。后来这两句合并截取出“同流合污”这句成语,从典源中随世浮沉之意,引申用来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
01.宋・朱熹〈与陈丞相书〉:“然彼贤者,其明既足以烛事理之微,其守既足以遵圣贤之辙,则其自处必高,而不能同流合污以求誉。”
02.宋・舒璘〈谢张守举状〉:“吾心所得,虽不敢以古人自居,至同流合污(污),则有所不忍焉。”
03.《水浒后传》第二二回:“此数贼者,同流合污(污),败坏国政。”
04.清・何绍基〈使黔草自序〉:“同流合污(污),胸无是非,或逐时好,或傍古人,是之谓俗。”
05.《三侠五义》第一○二回:“钟雄占据军山非止一日,那一派的骄侈倨傲,同流合污(污),已然习惯性成,如何一时能彀改的来呢?”
语义跟坏人一起做坏事。贬义。
类别用在“勾结作恶”的表述上。
①我宁死,也不愿与这种恶人同流合污。
②他因不愿同流合污,结果反遭诬陷。
③他因与不法分子同流合污,被警察通缉在案。
④还好他一直坚持不肯同流同污,否则今天就被移送法办了。
⑤尽管不法分子用尽各种方法威胁利诱,但他仍拒绝同流合污。
⑥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如果意志不坚,便很容易和坏人同流合污。
⑦当他发现许多同事都参与此件勾当时,因为不想同流合污,所以选择离开。
go along with sb. in his evil deeds
仲間蕑(なかまい)りして悪事(あくじ)を働(はたら)く
se laisser gagner par la corruption ambiante(s'enfoncer dans la boue avec qn.)
sich mit jm im Schlamm suhlen(mit jm gemeinsame Sache machen)
стать сообщником в грязных делá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