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文化常识 查看: 41
曾国藩是晚晴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也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所以问曾国藩厉害在哪里的人,可能就需要对曾国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曾国藩并没有放弃,而是想通过改革拯救中国。曾国藩也是大名鼎鼎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大清才开始正式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还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其实曾国藩更厉害的是面对官场上的潜规则时,依然能选择做自己不会和贪官们同流合污。
“礼尚往来”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人们已经将本来的“礼节、礼貌”完全转化成了“礼品、礼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礼尚往来的”核心思想观念。
中国官场数千年来用礼物走动处关系,早已成了潜规则,“当官不打送礼的”说的就是清代以来的这些官场庸俗场景。作为理学大家,晚清名臣的曾国藩在“礼尚往来”颇有操守,用自己的人格践行着真正的圣贤之“礼”,用自己锤炼的圣贤深度功夫拒绝着官场的庸俗之“礼”。
清朝有一个得到了普遍认同的官场潜规则,那就是送礼拉关系、结成同党或者所谓的门生故吏关系,以此形成一个利益集团,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危害。他说,吏治到今天已经坏到极点,要挽救帝国危机,就必须从吏治下手。“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可谓真有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宣言。自从他作了封疆大吏之后,开始切实地对吏治采取行动。
不搞形式主义上的迎来往送。“终日送往迎来,听戏宴会,有识者耻之。”正因为这样的深刻认识,曾国藩在就任总督之后要求手下们绝对不允许对自己“迎接、排炮、爆竹、吹手、酒席”一系列的官场迎送形式。
之后便是所谓的官场礼尚往来问题,曾国藩十分重视这其中的利害问题。首先他从自己身边工作人员抓起。由于势必接触地方官员,所以他特地写了一篇文告《谕巡捕、门房、签押三条》发给工作人员,对他们约法三章,“明日起早经过地方,即是与州县交涉之始,”“特严定条约,愿巡捕、门印、签押敬听而牢记之”。这其中专门讲了如何处理礼品:“不许收受银礼……不准凌辱州县……不准收受丝毫礼物……”“以上三条,巡捕、门印、签押三处,各写一分,贴于座右。……至送礼物者,一概谢绝不收。无论茶叶、小菜,以及裁料、衣服、书籍、字画、古玩、器皿、金银、食物、均皆不收。
在严格规章之后,曾国藩都会严格按照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然而在晚清整个糜烂的政坛环境下,不收下属一点东西,实在也不利于开展工作,这样的时候,他总会捡一点价值最轻的作为纪念性礼物。有一次庐州知府知道曾国藩住处缺少生活必需品后,他马上派人送来了一批起居用品。曾国藩看到后心生感动,知道也是下属也是关怀自己,不忍拒绝,于是将其他东西一概推却,只收了草席七领,作为“礼尚往来“曾国藩亲自给他回了一封信算作礼品,他在信中说:”您送来这么多好多东西,我十分感谢,只是它们价值过于昂贵,我不敢当,所以只收了七种草席。并且还解释了收草席是《易经》里的象征意义,是说茅这种草,根都相连,拔其一根,则会牵引其他,这是吉利的象征。
还有一次,他手下干将鲍超送给他很多战利品的古玩珠宝。曾国藩一看只是从中挑了一顶小帽,其他全部送还。“鲍春霆来,带礼物十六包,以余生日也,多珍贵之件,将受小帽一顶,余则全壁耳。
有时候属下送给他所喜欢的书籍时,他就会收下,并且按照相当的价格礼物回赠。在拒绝礼物形成习惯后,很少有人再讨曾国藩的无趣,以至于引起了下边的一个小插曲。
同治六年八月,他的幕僚去看他,看到曾国藩每天吃的菜很清淡,因此问他,你不怎么吃鸡鸭,那么吃火腿吗?曾国藩回答说:“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亦每斤零沽”。也就是说,过去有人给曾国藩送火腿等食物,都被曾国藩决绝。渐渐地曾国藩不收礼成了风气,以至于什么都没人送了,就是想喝点黄酒,也要到街上现打。
这个幕僚听了感动的大笑起来:大清二百年不可无此总督衙门!曾国藩也开玩笑说:等我死了你给我写墓志铭,这些课都是作料啊。同时,赵烈文在日记总结最让曾国藩一生浪费精力的不是和太平军打仗,而是与“世俗文法”“师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曾国藩的胜利当然靠的是与太平军作战而得来的,怎么这倒成了十之三四,而与世俗文法战却是成了十之五六。这在当时,显然是奇谈怪论。
所谓世俗文法,就是指那个时代的腐败政治系统、烂掉的八旗绿营、颓唐的士林以及失去规范的社会。所谓文法,就是指各种潜规则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不能不承认世人看到的只是表层,赵烈文看到的才是咸同年间动乱的本质。更令曾本人没有想到,也是他不愿意去想的,是赵的下面这番话:“今师一胜而天下靡然从之,恐非数百年不能改此局面。一统既久,剖分之象盖已滥觞,虽人事,亦天意而已!”但是对于礼尚往来问题上曾国藩能做到独善其身,严格约束身边的工作人员,自己也从不违反规定。这种高洁的人格至今还会让后人嘘唏不已,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