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美在杨家将中被塑造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大奸臣,而且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历史罪人。不过正史当中,潘仁美并不是一位奸臣,相反还是一位大忠臣。为什么到了杨家将当中潘仁美就彻底变了一个人呢?而且还让无数的后人都误会了潘仁美的为人,这个黑锅也是历史中少有的情况。难道是写杨家将的作者和潘仁美有仇么?
相信大家都看过杨家将的电视剧或者小说,杨家将一门忠君报国,令后来的人钦佩,而对于潘仁美,人们则是唾弃他的公报私仇和小人得志。然而,历史上的潘仁美真的像小说戏剧说的那样令人憎恶?通过查阅宋史发现,其实我们都冤枉了潘仁美。在宋史记载的内容中,其实并没有潘仁美这么一个人物,只有一个潘美,而且还是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和赵匡胤的关系十分的密切,因此北宋建立以后,潘美被赵匡胤重用。
潘美的一生功勋卓著,打了很多的胜仗,其中攻打南汉使其灭亡、镇平江南和从征北汉,他的一生都奉献在战场上,也奉献给了他的国家。他的一生如果不是因为发生后来的事情的话,可能他也会流芳百世。那件令他遗臭万年的事情就是北伐战争的时候,没能管住自己的部下,导致杨业战死。可就是这么一件事,却让后人对他误解怨恨了几千年,哪怕到了现在,很多人谈起潘仁美恨得牙尖痒痒。
但是,人无完人,不能因为他的这一点问题就完全否定了他的功劳,就比如说汉朝李广的死亡跟卫青脱不了关系,但是因为卫青的功劳伟大,后人也没有对卫青有所谩骂。之所以后来的人会对潘美丑化,我有着我自己的理解:首先,对于小说戏剧来说,剧情得是跌宕起伏的。不可能主人公一直都在胜利,战无不胜,宛如天神一般,英俊潇洒,不重儿女私情,只为投身战场,如果那样的话,则丝毫没有吸引力,你想想,就连有八十一种变化的孙悟空,大战十万天兵天降,最后还不是被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之下?一山更有一山高一直都是小说的一贯套路。
相比较美好的结局,悲情英雄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同情和悲悯,往往才会使人印象深刻。那么英雄为什么会悲情?就是有着反派人物,而在杨门将中,反派人物就是潘美。于是后面为了加重渲染反派人物,就把潘美的功绩所抹去,留下的只有放大的缺点。事实上,真正的历史却恰恰相反,杨业和潘美实际上是共同作战的好战友,给当时的辽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其次,真正害杨业的人并不是潘美,而是王侁。王侁是监军太监,在宋朝,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军权,他对领兵大将造反的威胁忌惮不已,为了更好的预防军中将领造反,宋朝便推行了监军制度。陈家谷一战中,史书上记载王侁因为辽军撤退了,贪图强攻导致大军混乱,潘美一队受到了王侁的冲击,王侁在遭到辽军的反击之后,又迅速离开战场。在赵匡胤的严重,这个无权无势的监军是比那些将领更加好控制,所以最后是潘美来背锅,皇帝是不会责罚这些监督者的,只能由声望仅次于杨业的潘美来背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潘美只是替监军背了几千年的黑锅,真正害他的就是和他关系深厚的赵匡胤。
最后,我们来看民心。历史上,宋朝的时候,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都想要收复幽州地区,这一目标却十分难以实现。然而百姓们需要一个信仰来给他们收复幽州的信心,杨家将杨业的死正好满足了百姓的信仰,一个料事如神,打仗猛如虎的将领,却被身旁的战友所背叛而死。这个害他的将领,就是破坏他们信仰的坏人。对于破坏信仰的坏人,淳朴的老百姓怎么可能放过他?于是就流传各种各样的传言,来污蔑辱骂潘美。
最后更是编成了戏曲和小说,一度丑化到如今人人喊打的潘仁美。可能之所以叫潘仁美,是写戏曲小说的人是研究过宋史的人,他们很清楚潘美并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人人喊打,就像过街老鼠一样,潘美也是被冤枉的。于是就在潘美的中间加上了一个仁字,用仁字来反讽出自己所刻画的人物,更加引人入胜。
根据历史来看,与其说潘美对于杨业更多的是嫉妒,不如说他们两是惺惺相惜的战友之情,而不是笑里藏刀的敌人。所以以后我看待事物,得带有一定的理性的角度,没有一个好人是完人,也没有一个坏人能罪恶滔天,俗话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与君共勉。
潘仁美为什么会被后人丑化 潘美为何被丑化
2006-2021 www.kaqd.com 胶州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