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人品,你认为如何呢?《三国演义》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仁义仁德的形象,但是其中毕竟有不少水分,为了将刘备的形象树立得更好,才会这样写。书中有很多事情,用来说明刘备的仁义,比如逃跑的时候也要带着百姓一起跑。但问题是,百姓是带上了,刘备自己的妻儿呢?一边说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边又敬佩丢弃家人的刘备,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刘备在历史上是一位常败将军,但却不失以为奸雄。值得一说的是当初刘备驻守新野,面对曹操大军南下,刘备选择了喜闻乐见的战略撤退,也就是逃跑到了襄阳,依附刘表寻求庇护。
撤退很常见,但是刘备这次玩出了新花样,他带上了百姓跟他一起撤退。百姓感念刘备仁德,不忍离去,自愿跟随刘备,然后从新野到襄阳一路百姓死伤惨重,尸横遍野。刘备的仁德真值得大家这么跟随么?
其实刘备在撤离前,大肆宣扬曹操的残暴,抹黑曹操,如果到了新野必定屠城,满城上下鸡犬不留的那种。在当时消息闭塞,官老爷说什么百姓就信什么,基本上属于盲从,而且刘备此前对百姓还是不错的,所以百姓也就信了五分。其实,曹操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屠城了,作为一个上位者,曹操要的是子民,而不是尸骨。
刘备知道紧靠造谣是带不走百姓的,毕竟重土难迁是中国的传统。刘备就又来了一个更绝的,他要一把火烧了新野,不给曹操留下一片瓦砾。百姓特别是那些大户,他们也都不傻,看得出刘备打的什么注意,为了到襄阳还能有所庇护,也就跟随“明主”而去了。
那为什么刘备一定要带上百姓一起上路?其实带上百姓有很多好处。
一方面,百姓的队伍缓慢且庞大,一定是卡在刘备和曹军之间,那百姓就是一个很好的屏障,阻碍曹操的军追。万一曹军不受约束,开始劫掠百姓,那就更好了,曹军的速度会更加受阻,还能让曹操真的背上残暴的锅。另一方面,刘备是不打算把新野城留给曹操的,他得不到的他就要毁掉,烧掉新野还好,如果烧死百姓,那他苦心经营的名声就毁了,必须把百姓骗离新野,至少绝大部分百姓才行,剩下的百姓都是曹军造的孽。
带百姓撤离一方面能帮助自己逃脱,还能恶心曹操,那刘备何乐而不为呢。后来实时证明,刘备后来是光顾着自己跑,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哪还管得了百姓的死活。当然了,三国演义还要赵子龙单骑救主和张飞喝退百万雄兵的剧情。突显了刘备仁义和账下一帮人的忠肝义胆。不过这些都是假的,是陈寿杜撰的小说而已。
但带着百姓撤退这件事,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不过发生的对象是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在当年官渡大战之时,袁绍南下,曹操就曾将黎阳百姓带走,也是说害怕袁绍因为颜良文丑之死而屠城。
刘备为什么带着百姓逃跑
三国中期,曹操南下,刘表侄子刘琮望风而降,而刘备在退出新野的时候,百姓不舍其离开。于是便追随于他。那么,为何刘备非常执着的要带着当地的百姓离开呢?
首先,刘备带着老百姓离开,导致行军速度非常慢,这才被曹操的虎豹骑于长坂坡追上,率着亲众抛妻弃子的逃跑。然后才有了赵子龙七进七出救后主的故事。那么,既然百姓是负担,刘备为何如此执着,一定要带着百姓一起逃走呢?
演义中的解释是,刘备仁义,然而仔细想想,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刘备仁义,为何会在关键时刻抛弃百姓,独自逃跑?而曹操也并未是恶魔,在徐州只因为他父亲被杀,才下令屠城的。而后他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没有实行惨无人道的屠城。既然如此,那么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带着百姓离开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1.笼络民心
大家都知道,刘备身在荆州,一直是树立一个救世主的形象。他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正因为这样,百姓才认为刘备是一个好的领袖,原因跟随他一起。如果刘备不答应百姓的这个请求,那么他就将失去民心。
2.稳定军心
这些跟随刘备的百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曾经是他属下的家属。他们离开了荆州,很可能就是一去不复返了。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都想带走自己的家属。因为他们也不能确定,曹操会不会善待他们的家属,也许会杀掉?所以,带着百姓一起逃离,才能稳定军心。
3.百姓是资源
在古代人力农耕的时代,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多力量大,百姓不仅是能够提供军队打仗,还能做农务,种植粮食。刘备即使要逃跑,带上百姓也是只赚不亏的。
4.可以做挡箭牌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刘备带走百姓的最后一大原因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能拿这些百姓当挡箭牌,拖住曹军!刘备向南逃窜,路途几百里,而他的士兵显然没有虎豹骑那么快速,所以即使自己不带上百姓,也是会被追上的。与其这样,不如拿百姓当挡箭牌,拖延时间,让自己有更多机会。
通篇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刘备不是宅心仁厚,他带着百姓其实是另有目的的。
刘备逃亡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百姓
2006-2021 www.kaqd.com 胶州信息港